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高水平开放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大力推进“数实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为此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对内外贸一体化质量的影响呈现“N型”关系,且目前影响水平刚越过“N型”曲线的第一个拐点;在研究期内,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数字经济每上升1个单位,内外贸一体化质量平均提升约0.015个单位。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内外贸一体化质量低的地区和内贸型且内外贸发展平衡地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内外贸一体化质量;在外贸型且内外贸发展平衡地区,数字经济却显著阻碍着内外贸一体化质量提升;在非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也能够显著提升内外贸一体化质量。第三,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贸易集聚和区域创新来提升内外贸一体化质量,但不能通过降低贸易壁垒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质量提升。研究结论对运用数字经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205 | 0 | 2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1]刘志彪,孔令池.从分割走向整合: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阻力与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21(8):20-36.
[2]郭冬乐.中国内外贸一体化的实践、目标与政策建议(上)——对流通组织形式的考察[J].财贸经济,2004(5):18-23,95.
[3]姜照,董超.高质量视域下推进我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研究[J].国际贸易,2023(2):3-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4[EB/OL].(2024-10-17)[2024-12-13].http://fms.mofcom.gov.cn/xxfb/index.html.
[5]FLEUTER S.The role of digital products under the WTO?a new framework for GATT and GATS classification [J].Chicag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16,17(1):153-177.
[6]史丹,聂新伟,齐飞.数字经济全球化:技术竞争、规则博弈与中国选择[J].管理世界,2023(9):1-15.
[7]谭祖谊.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框架及其市场运行机制[J].商业研究,2011(4):90-95.
[8]张姣玉,罗莉.新质生产力赋能内外贸一体化:逻辑理路与纾解方略[J].国际贸易,2024(3):22-29,41.
[9]陈丽琴,张新政,李雨欣.新发展格局下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的难点与着力点[J].国际贸易,2022(2):58-65.
[10]程玲.外部融资与企业的内外贸一体化——基于纯出口企业贸易模式转型的视角[J].经济学家,2021(1):43-53.
[11]LIN F Q.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the Interne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J].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15,24(3):409-428.
[12]易靖韬,王悦昊.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1(3):94-104.
[13]王俊杰.数字经济之于共同富裕:效率还是公平?[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4):111-124.
[14]PANG S Q,LI Z H,WANG Y.Digital technology and domestic value-added ratio in export?evidence from China's pilot zones for integrating informat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J].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2024,84(4):424-439.
[15]周向红,崔兆财.信息化差距影响省际贸易不均衡的机理研究——基于2003—2012年铁路货运数据的实证检验[J].公共管理学报,2020(1):132-142,174-175.
[16]陈松,常敏.数据规则如何影响数字服务出口——基于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分析[J].浙江学刊,2022(2):88-98.
[17]俞立平.数字化转型对高技术企业内贸与出口影响研究[J].管理学刊,2023(5):22-37.
[18]ZHANG Q X,DUAN Y X.Digital empowerment and export quality?the moderate effect of market segmentation [J].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24,63(5):105334.
[19]张国峰,蒋灵多,刘双双.数字贸易壁垒是否抑制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J].财贸经济,2022(12):144-160.
[20]HONG L Y,LIU X J,ZHAN H W,et al.Use of industrial robots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export quality upgrading?evidence from China [J].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Economic Development,2022,31(6):860-875.
[21]LIANG S,TAN Q M.Can the digital economy accelerates China's export technology upgrading?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xport technology complexity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24,199(2):123052.
[22]赵静梅,李钰琪,钟浩.数字经济、省际贸易成本与全国统一大市场[J].经济学家,2023(5):89-99.
[23]关利欣,宋思源,孙继勇.“互联网+”对内外贸市场一体化的影响与对策[J].国际贸易,2015(12):20-25.
[24]赵春明,褚婷婷.数字经济助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机理与路径[J].新视野,2024(1):60-68.
[25]沈坤荣,李敏.国际经贸规则重塑背景下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战略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3(6):77-88.
[26]黄雨婷,刘向东.商品流通渠道组织化与出口企业的外贸转内销调整——互联网经济下的新探索[J].财贸经济,2016(9):112-125.
[27]赵春明,褚婷婷.数字经济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J].国际贸易,2023(11):3-13.
[28]海鹏,吴晓楠,尹靖华,等.电商平台应用与出口企业内外销并举——兼论对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24(7):72-90.
[29]赵霞,徐永锋.数字化流通、全国统一大市场与国内国际循环[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4(3):18-32.
[30]吴洁,周胜娣,王改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基于数字化深度与广度视角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24(9):49-59.
[31]沈玉良,彭羽,高疆,等.是数字贸易规则,还是数字经济规则?——新一代贸易规则的中国取向[J].管理世界,2022(8):67-83.
[32]GOVINDRAJAN G,SINGH A.Curb your enthusiasm?the WTO e-commerce negotiations and the developing world [J].Trade,Law and Development,2021,13(1):12-17.
[33]朱福林.全球服务贸易基本图景与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J].管理学刊,2022(1):36-50.
[34]ZHOU M.The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gap?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J].Frontiers in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2022,1(1):53-61.
[35]WU S X,LI J W.The future of citi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on the 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Chinese cities [J].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International,2024,4(2):107-118.
[36]李骏阳.电子商务对贸易发展影响的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1):5-11.
[37]朱勤.城市互联网发展对出口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7):87-96.
[38]PORTER M E,HEPPELMANN J E.How smart,connected products are transforming 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4,92(11):64-88.
[39]TAN K H,ZHAN Y Z,JI G,et al.Harvesting big data to enhance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capabilities?an analytic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deduction grap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5,165(7):223-233.
[40]吕越,陈泳昌,张昊天,等.电商平台与制造业企业创新——兼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驱动路径[J].经济研究,2023(8):174-190.
[41]沈国兵,袁征宇.企业互联网化对中国企业创新及出口的影响[J].经济研究,2020(1):33-48.
[42]张超,陈凯华,穆荣平.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与未来研究[J].科研管理,2021(3):1-11.
[43]张昕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模式演化研究[J].经济学家,2019(7):32-39.
[44]苏屹,支鹏飞,郭秀芳.区域数字经济规模测算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J].科研管理,2023(9):29-38.
[45]温军,刘红,张森.数字贸易对国际贸易壁垒的消解、重构及中国应对[J].国际贸易,2023(2):64-71.
[46]夏杰长,李銮淏,刘怡君.数字经济如何打破省际贸易壁垒——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中国经验[J].经济纵横,2023(2):43-53.
[47]孙未未,李占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特征:非均衡性与趋势演进[J].经济问题探索,2023(12):21-36.
[48]段丁允,冯宗宪.中国城市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测度[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44-60.
[49]邵帅,张可,豆建民.经济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理论与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2019(1):36-60,226.
[50]曹翔,高瑀,刘子琪.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1(10):64-83.
[51]江艇.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22(5):100-120.
[52]方壮志.区域领导者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世界经济,2002(12):55-60.
[53]吕承超,王媛媛.金融发展、贸易竞争与技术创新效率[J].管理学刊,2019(4):21-31.
[54]张治栋,丁丹丹.贸易壁垒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J].财贸研究,2022(4):25-34.
[55]赵伟,徐朝晖.测度中国省域经济“二重”开放[J].中国软科学,2005(8):81-90.
[56]韩先锋,宋文飞,李勃昕.贸易开放是否能助力区域绿色创新?——基于双向FDI的动态调节[J].管理评论,2023(3):105-115.
[57]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10):65-76.
[58]方福前,田鸽,张勋.数字基础设施与代际收入向上流动性——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研究,2023(5):79-97.
(1)图中加粗字体内容为欲实证检验的内容。
(2)此处差异不大并不意味着差异很小,因样本变量需经非线性变换后再进行回归,且截距值d也是取原三次模型回归结果的近似值,所以笔者认为,此处允许二次模型回归系数与三次模型回归系数存在一定差异,通常判断二者方向是否一致即可。
(3)当遇到重要的控制变量也是机制变量的情况时,须将原有的重要控制变量集中涉及的新的机制变量进行剔除,再进行检验。基本逻辑是,原有控制变量集及解释变量通过VIF检验(检验值为2.51),表明各变量间整体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满足基准模型的估计前提,但当作为机制变量检验时,检验的是在其他变量一定的情况下,数字经济对该特定机制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4)数据来源:寇宗来、刘学悦,2017:《中国城市和产业创新力报告2017》,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该报告计算了2001—2016年创新发展水平,2016年以后数据更新已于2023年5月1日公开发布在“来谈经济”公众号。
(5)此处按照二八原则划分与内外贸是否平衡的五五原则划分不同,这里假设全国整体的内外贸一体化质量水平主要是来自排名前20%地区的贡献。内外贸是否平衡的划分不涉及此“贡献”问题。
(6)此处数据均是本研究根据样本统计与计算得出,其中贸易壁垒指数参照公式(4)测算。
基本信息:
DOI:10.14134/j.cnki.cn33-1336/f.2025.02.003
中图分类号:F752;F724;F49
引用信息:
[1]张义,司增绰,黄寰.数字经济引领内外贸一体化质量提升的逻辑、效应及机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5,No.400(02):31-46.DOI:10.14134/j.cnki.cn33-1336/f.2025.02.003.
基金信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挥产业支撑农村集体经济成长的基础性作用研究”(21BJY178); 2023年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课题“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研究”(23SSL054); 四川省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新经济研究中心项目“成渝经济圈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质量效应与协同发展路径研究”(CYCX2022YB015); 江苏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教师科研支持项目“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质量效应与协同发展研究”(21XFRX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