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促进商品要素流动、保障资源合理配置、畅通双循环的内在要求。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其中,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均存在推动作用,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的作用更加明显;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高于东中部地区;“十二五”与“十三五”期间相比,“十二五”期间的影响更突出。资源要素错配发挥了中介效应,新质生产力通过抑制资源要素错配,间接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城镇化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新质生产力对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影响程度呈现“倒U型”特征。拓展性分析发现,本地区新质生产力提升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推动周边地区统一大市场建设,且地理位置越接近,溢出效应越明显。
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跨平台的精准推荐,然而当消费者认为企业对其信息的使用违反隐私契约时,往往会产生更负面的道德评价并抵制企业。文章基于社会契约理论,运用二手数据分析和实验方法检验了个性化推荐信息来源(同平台vs.跨平台)对感知企业道德的影响机理,揭示了隐私担忧的中介变量作用,以及机理解释的调节变量作用。结果表明,与同平台推荐相比,消费者认为跨平台推荐会引起更高的隐私担忧,并由此产生更低的感知企业道德;当企业提供对其推荐过程进行详细的机理解释时,该负面道德感知将消失。文章在人工智能时代拓展了现有感知企业道德和社会契约理论的研究,并为采用跨平台个性化推荐企业的营销沟通与服务补救策略提供借鉴。
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绿色广告诉求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但未充分考虑绿色产品的典型性类型,导致绿色广告诉求无法有效传达不同典型性类型绿色产品的独特价值。鉴于此,文章立足于典型性分类视角,探讨绿色广告诉求方式与绿色产品典型性类型的交互效应对消费者绿色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典型性绿色产品,理性(vs.感性)广告诉求更显著地提高了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愿,消费者功能一致性感知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而对于非典型性绿色产品,感性(vs.理性)广告诉求则更有效地增强了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愿,自我一致性感知起中介作用。此外,文章还证实了消费者环境卷入度的调节作用。结论为优化企业绿色广告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探究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越轨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以及边界条件。通过对700名员工和140名主管的配对数据进行跨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促进员工越轨创新;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均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差错管理氛围正向调节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当组织中差错管理氛围水平越高,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对员工越轨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强;差错管理氛围正向调节建设性变革责任感与员工越轨创新之间的关系,组织中差错管理氛围水平越高,建设性变革责任感对员工越轨创新的正向影响作用越强。研究从“个体—环境—行为”三元交互的视角揭示了组织实施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过程,以及组织氛围作为环境因素的调节作用。
新一代科技革命浪潮下,持续性创新能使企业紧跟技术变化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在动态环境中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人工智能为企业促进持续性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文章基于知识基础观探讨人工智能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从人力资本结构和知识吸收能力视角厘清具体作用机制,探究数据要素与环境不确定性两种情境因素对人工智能与持续性创新关系的影响,以2011—2022年中国工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具有促进效应。人工智能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高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数据要素强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削弱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持续性创新的促进效应在高技术企业、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表现更突出。研究结论扩展了知识基础观在数智化时代的应用情境,从时间维度视角丰富了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效应的研究内容,为企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创新绩效,进而在数字创新范式下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科学依据。
绿色金融是环境治理的关键引擎,文章基于2007—2021年281个城市数据,透视了绿色金融与环境治理的关系。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有利于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其作用机理涵盖能源强度优化、绿色技术赋能和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三条路径,进一步结合城市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工业化程度较低、科研水平较高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绿色金融的环境治理效应更为显著;同时,绿色金融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环境关注度的协同联动可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为绿色金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凸显其在环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正>《商业经济与管理》(月刊)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从1992年开始,分别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A类),复合影响因子位居全国贸易经济类期刊前列。